2022年对我来说是极为快乐和忙碌的一年,也是我真正走进社会的第一年。

时间线

  • 1月-6月份因为和四个大学室友住在同一个小区。不用上班也不想着学习。所以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娱乐,好像是进入社会开始工作前最后的狂欢。
  • 7月份因为专升本考试结束,便从芜湖回到了老家等待成绩。出乎意料的是我的成绩居然可以通过调剂去上民办的本科院校。可能是不想再融入新的校园生活,又或许是因为觉得没有意义。哪怕父母再怎么劝,我还是放弃了调剂。
  • 8-12月份放弃了父母安排的工作来到了合肥,和一个大学室友一起租了房子找了工作。

“五谷”杂粮

对未来的“恐慌”

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感觉到生活是很无聊的

今年我因为工作租了房子,才能真正的体验到“工作的感觉”。

总是能在电影上看到励志场景,主人公在淡黄的灯光下,为了自己的目标、自己的理想努力工作,再配上bgm,仿佛这样的人生不虚度,这样的人生才是我想要的。

等到自己真正工作的,每天日复一日,早上9点半起床,然后去公司,吃饭,等下午茶,吃饭,然后再工作一会儿回家。每天唯一让我稍微觉得有点开心就是回家路上,去路边的超市买点零食,比如AD钙奶,软糖,还有一款特别好吃的薯片。除此之外很难有什么生活的惊喜,也没有什么生活的盼头

这也许为什么我们需要诗意和仪式感的原因吧。我离不开时不时的矫情,这些让我觉得还是想要获得什么东西的。

第二个原因需要承担一切决定的风险

读书的时候,我们的所谓烦恼就是所谓的“感情”,功课之类。尽管我们每天接收很多“社会”新闻,但实际上感受不到社会的种种风险。父母为我们屏蔽了这些社会的危险。

而现在我们自己找工作,租房,考虑是留在合肥还是去哪儿, 等等这些麻烦问题都必须我们自己来做决定了,而且这些决定的影响有些还是深远的,我们也必须做好为之承担责任的准备。

遗忘的一些事情

相比较去年,我很少时间胡思乱想,今年一年要么是和同学一起玩要么就是工作,因为疫情又严重了的原因也没有出去旅行。

我甚至回想不起来去年在疫情期间出去旅行时的决心,我也是真的快忘记了当时的心情。

生活方式

今年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中,并不是最好的,但是可能是适合当下的。以前就觉得要找到一个“最好”的生活或者工作模式,但现在发现没有最好的,只有适合自己的,而且必定是随着自己身边环境变化而不断的变化。

最后

不要逃避 ;对抗无聊,增加更多生活的盼头。

期待写起来总是像毒鸡汤一样,所以索性就少写一些吧。

最后修改:2025 年 03 月 08 日
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